查看原文
其他

中印边境之战:1888到1962

k2k2k2 地理公社 2021-09-27

▲地理探索者


班公湖一声枪响

打破数十年平静

树欲静而风不止

印度为何缠斗不休

善战方止战

中国被迫一再亮剑

印度对华战略背后

殖民者的幽灵或许从未远离


两军对垒

实力为先

从春丕河谷藏军的

殊死抵抗

到克节朗战役的寸土必争

喜马拉雅的雪

见证着东方

永不磨灭的民族之魂


血染红河谷


19世纪末20世纪初,驻印英军曾两次入侵西藏。


千百年来,西藏一直是静谧神秘的乐土,直到殖民者企图用杀戮让它屈服。当冷兵器直面火枪大炮,藏汉儿女英勇抗击,鲜血流淌在苍茫的红河谷。


1996的上映的电影《红河谷》,改编自英国第二次侵藏战争的江孜保卫战,凭借凄美的故事以及战争史诗般的气质,成就了中国电影史上一座里程碑。

 驻印英军第一次侵藏


1865年,随着英属印度把不丹纳入殖民范围,虎视眈眈的英军距西藏已咫尺之遥。


1884年,英军一支约300人的武装队伍闯入西藏,遭遇藏民阻挡。1886年,英军大批队伍集结西藏亚东以南边境,西藏噶厦地方政府派藏军在热纳宗隆吐山筑垒设防。


1888年3月20日,2000多名英军突然向藏军阵地发起进攻,凭借装备和战术上的碾压优势,击溃人数过万的藏军,隆吐山失守,英军占领春丕(亚东)。


1890年2月,中英签署《中英藏印条约》:承认锡金为英国保护国,开放亚东为商埠,英国在亚东享有治外法权。


春丕河谷是西藏防范外敌的第一条防线。1894年5月1日,亚东正式开关。坚守一个多世纪的西藏,终于被入侵者打开了紧闭的大门。


春丕河谷又名亚东河谷,从切马村西行10余公里就是乃堆拉山口。翻越山口可进入锡金邦首府甘托克,也可到达印度大吉岭。摄影丨赵春江



驻印英军第二次侵藏


1903年12月,英国以西藏地方政府拒绝执行条约为由,越过则利拉山口,于13日占领仁青岗,发动第二次侵藏战争。


1904年3月,麦克唐纳准将和上校荣赫鹏率1000多英军攻至堆拉一带。西藏地方政府调军赶到堆拉以北的曲美新古一带,构筑了两道石墙,组织防御。


荣赫鹏假意谈判,诱骗不了解步枪构造的藏军熄灭火绳,随后英军突然发起攻击,猝不及防的藏军无法打响火绳枪,惨遭屠杀。在马克沁机枪密集的扫射中,短短几分钟近千人遇难,鲜血染红了曲美辛古泉水,史称“曲美辛古大屠杀”。


当时英军的枪手哈多,在写给母亲的信中说道:“这场屠杀太令人恶心了,尽管将军命令尽可能地扩大战果,我还是停止了射击。那场面太悲惨了!”


制图丨地理公社丨杜卓异春丕河谷自古以来就是印度大吉岭前往西藏的交通要道,英军两次侵藏战争均从此进入。

7月7日,江孜宗山古堡失陷,五百藏军视死如归,跳崖殉国。


英军长驱直入,8月3日,荣赫鹏将大炮对准布达拉宫,拉萨陷落。


1904年9月7日,西藏地方政府被迫与英方签订了《拉萨条约》,条款中隐藏建立英国对西藏保护关系的阴谋。随后,清政府觉察到其中的险恶用心,经过一年多艰苦谈判,1906年4月,在北京与英国追加签订《中英续订藏印条约》,即《北京条约》。


《北京条约》增开江孜、噶大克为商埠,赔款250万卢比,并特别规定“英国允不占并藏境及不干涉西藏一切政治,中国国家亦应允不准他外国干涉藏境及一切政治”。


虽然《北京条约》依旧是不平等条约,但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英国将西藏变为其殖民地的企图。


江孜是通往拉萨的门户。从6月开始到7月结束,2000英军围攻宗山古堡,噶厦政府发布全藏动员令,各地民兵先后有1万多人参与江孜保卫战。图片丨图虫

前进政策


在大不列颠英帝国漫长的殖民史中,印度具有极其特殊的地位。


驻印英军发动两次侵藏战争,是为了实现其“拱卫印度安全”的战略思想,其核心包括:“三个缓冲区、两个同心圆和一个内湖”。


制图丨地理公社丨杜卓异“三个缓冲区”中第一个就是构建“英国管理下的西藏”,其次是印度洋周边国家和地区,第三个就是通过控制阿富汗,阻挡沙皇俄国从中亚对南亚的扩张。

三个缓冲区,首当其冲,便是“英国管理下的西藏”。


二战结束,殖民者败回本土。1947年,印度独立。
摆脱英国人的统治之后,印度却完整地将殖民者的思想继承了下来。


夺取果阿,肢解东巴,吞并锡金,控制不丹和尼泊尔,向北则占领藏南,蚕食阿克赛钦,在中国西藏顽强推行前进政策。


中国的战略重点在东方,而中印有着悠久的历史交往和传统友谊,毛泽东并不想“东面树敌于美国,西面又树敌于印度”。


印度总理尼赫鲁认为国际形势对印度有利,因此可以强硬姿态应对中国。图为尼赫鲁视察东北边境的部队。图片丨LIFE

中国的克制忍让,反倒使印军更加肆无忌惮,步步向中国纵深进逼。


1959年8月25日,在中印边界东段的朗久,入侵印军开枪射击,双方战斗约1小时,2名入侵印军被击毙。史称“朗久事件”。


1959年10月21日,中印双方在边界西段的空喀山口,爆发大规模武装冲突。入侵印军被击毙9人,伤3人,辛格中尉等7人被俘。中方参战13人,牺牲1人。史称“空喀山口事件”。


1962年9月20日,印军在克节朗河发起进攻,连长刘道臣牺牲。图为拉萨市各界追悼被印军杀害的烈士大会。摄影丨蓝志贵  供图丨黄建鹏画廊



1962年10月1日,中国国庆日,印度国防部针对中国的“里窝那”计划最后定型。


根据计划,在边界东部,印军要占领克节朗地区的塔格拉山脊;在西部,要拔除中国军队的21个据点,占领阿克赛钦地区。


为增强中印边境地区的兵力,印军在阿萨姆地区新建第33军军部和第23师师部,将第8廓尔喀联队第1营、杰特联队第5营调往西部边境,划归114旅。


此刻,印军在边境西段,集结了5600多人,在东段则集结了1.6万余人。


印度军队开赴前线 ,其新增装备大部分来自美国援助。图片丨LIFE



此时,“古巴导弹危机”爆发,美国无暇顾及中印边境,而苏联为了拉住中国共同对付美国,也暂时改变了其袒护印度的立场。


毛泽东决定抓住这一有利的战略时机,对印军进行反击。


“俗话说不打不成交,也许我们反击一下,边境才能安定下来。”


10月17日,中央军委下达了《歼灭入侵印军的作战命令》,要求“事关国威、军威,务求初战必胜, 只能打好,不能打坏。”


参战部队在克节朗河谷进行战前动员。摄影丨蓝志贵  供图丨黄建鹏画廊

首战克节朗河谷


克节朗战役是中印战争东线首战,也是中国军队的主要作战方向。


克节朗地区位于中印边境东段的西端,总面积约100平方公里,是错那县勒村的夏季牧场。


1962年6月,印军越过麦克马洪线约7公里,在克节朗河一个叫扯冬的村庄建立了哨所。


计划实施之前,印军第7旅及第4师均向国防部提出质疑:在这里设立哨所,可能招致中国军队的反应。但国防部坚持边界应修改在塔格拉山脊上,“更能体现边界走向”。


制图丨地理公社丨杜卓异克节朗河谷南侧沟壑纵横,印军三个营沿河一线摊开,缺乏纵深,机动困难,加之10月河水已浅,几乎无险可守。

部署在克节朗地区的主力是印军王牌第7旅,兵力3000多人。


旅长达尔维久经战阵。他实地踏勘后认为,克节朗河谷离公路终点步行需要六天,作战物资严重不足,根本无力进攻优势的中国军队,因此原定10月10日的作战计划一拖再拖。


为确保首战必胜,西藏军区前指张国华将军调集了10300人投入克节朗战役,包括藏字419部队三个团、第11师第32团、山南军分区步兵第2团和军区炮兵第308团、工兵第136团一部。


1962年10月14日,麻麻至勒村的路上,后勤部队依靠人力运输炮弹。摄影丨蓝志贵  供图丨黄建鹏画廊



1962年10月20日,中国边防部队在中印边界东西两段同时发起反击。


上午7时30分,克节郎战役正式打响。在4个迫击炮连15分钟的炮火急袭下,印军构筑的简易工事大部被摧毁。


攻击印军左翼的第155团首先向卡龙、枪等两个据点发起冲击,大胜。其后右翼在第154团的攻击下,失去战斗力,印军整个防线开始动摇。


担任章多方向穿插的第157步兵团,激战之后切断印军退路,第7旅终于如同雪崩一样全线崩溃。


印度步兵使用的是李恩菲尔德步枪,而中国士兵大部分换装了五六式半自动步枪,足足领先一代。图为战壕里的印度士兵。图片丨LIFE



久经沙场的中国士兵气势如虹。著名的“阳廷安班”共9人,班长牺牲了,第二班长接着指挥;第二班长牺牲了,副班长马上顶上去;最后只剩一个新兵,这个新兵又加入另一个班继续战斗。


“阳廷安班”在另一个班的配合下攻克了印军27 个地堡,歼敌55人。


克节郎战役原定3天的攻坚任务,实际只用一天就完成了。印军第7旅此役被歼1897人,余部溃散于丛林,最后在清剿中全旅覆灭。


1962年10月22日,在克节朗战役中被俘印军官兵通过塔格拉山口。摄影丨蓝志贵  供图丨黄建鹏画廊



从红山头到巴里加斯


在东线鏖战的同时,西线也展开了拔点战役。

西线当面为印军第十五军所属第114旅,曾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在缅甸对日作战3 年。该旅总兵力约 5600 人,前指配置在楚舒勒,其中3000 余人分散在正面宽 600 余公里的传统习惯线两侧。


针对印军兵力高度分散的特点,前指何家产少将决定采用流动拔点战略,自北向南各个击破。


西线反击的主力是步兵第四师,总兵力为6300余人,与印军总兵力大致相当。但由于中方占有交通优势,可以快速机动,所以每次战斗都能形成局部优势。


制图丨地理公社丨杜卓异(点击图片看大图)

西线战区主战场在新疆阿克赛钦和西藏阿里狮泉河谷、班公洛、地区。作战行动是在沿传统习惯线内侧东西宽 20 公里、南北长 600 公里地幅内进行。



首战必胜。为此,康西瓦前指集中了10倍的兵力务求全歼印军。


10月20日8时25分,中国军队实施炮火急袭。21门火炮猛烈轰击,红山头顿时浓烟滚滚。8时55分,步兵发起冲击,突破前沿攻入第一层台地,歼灭堑壕内残存印军。第九连第二排由红山头西北方印军防御最弱处,猛冲猛打,仅20分钟即攻上了红山头主峰。前来增援的印军眼看大势已去,只得半途撤回。


红山头战斗后,中国军队乘胜扩大战果。至21日晚,天文点防区印军入侵据点全部被肃清。


红山头之战总计发射1100余发各型炮弹,印军的防御工事被彻底摧毁。图为直瞄射击的无后坐力炮,这种类似“大炮装刺刀”炮击方法极为大胆。  供图丨阎海贤



几乎同时,加勒万河谷之战拉开序幕。


20日7时30分,第十团第三营利用夜暗进入阵地。8时25分,炮火开始急袭。8时34 分,各分队发起冲击。


一部从河谷北侧左翼插入印军前沿,向前推进;另一部从河谷南侧左翼发起反击,在工兵、防化兵密切配合下,9时零4分战斗结束,全歼印军60人。中国军队伤10人,亡1人。


此后,中国军队兵分两路,一路顺加勒万河谷南进;一路北上向西大沟发展。至23日,拔除“河印27号、28号”据点,其余印军哨卡望风而逃。至此,河尾滩防区之印军全部肃清。


从10月21日到24日,担负空喀山口反击作战的边防部队,在班公湖西岸的西里扎普、4400高地、绝拉沟、野营地拔点攻坚战斗中,四战四捷,拔除班公湖南北岸及其以北地区的31个入侵印军据点。供图丨阎海贤



10月23日,中国军队肃清班公湖地区入侵印军之后,挥戈南下,转战千余里,对等地的入侵印军进行反击。


巴里加斯位于西藏阿里噶尔县西北,河谷有公路直通列城,典角村则是扼守这一通道的重要节点。


27日,反击部队抵达羌山口时遭遇印军伏击,机枪连班长司马义· 买买提在汽车上为掩护战友下车,用冲锋枪向印军猛烈射击,吸引印军火力,直至壮烈牺牲。


同日,攻击部队对巴里加斯印军形成合围。28日,打退入侵印军的进攻后,收复了拉多和碟木绰克等地。尔后,又收复了巴里加斯、卡日果等地。


在中印边境西段,新疆边防部队,拔除了印军 37 个侵略据点,歼其一部,收复了大部分领土,沉重地打击了印军的士气。


典角村北侧的典角曲是狮泉河的支流。隔河相望,是印度非法占领后所建的村庄巴里加斯。巴里加斯背靠的那座山包,修满印军的碉堡。摄影丨赵春江


瓦弄大捷


在东线战场,中国军队在克节朗战役之后,乘胜向前推进,越过非法的麦克马洪线。25日,兵分5路进占达旺,与印军隔达旺河对峙,第一阶段战役结束。

印度政府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军事援助下,宣布全国处于紧急状态,组织战时内阁,发行战争公债,向中印边境增派军队,决意要与中国再作军事较量。


中印战争期间,印度发出全民战争动员令,青少年也要参加军事训练。图片丨LIFE



印军经过频繁调动和紧张部署,至11月中旬,沿中印边境全线集结了1个军部、3个师部、14个旅,总兵力增至 5万人左右。


印度在方向不断增加兵力,中央军委遂于10月27日决定,将54军第130师调往地区,电令第五十四军军长丁盛组成“丁指”,在昌都军分区前指的配合下攻歼瓦弄地区印军。


丁盛(左一)人称“丁大胆”,是从红军时期一路走过来的虎将。其麾下130师是四野的王牌师,能攻善守,敢打硬仗。供图丨阎海贤

11月14日,为了庆祝尼赫鲁生日,印军第11旅4个营在炮火支援下,向察隅地区中国边防部队连续发动猛烈进攻,中印战争第二阶段战役由此拉开序幕。


经过两天激战,印军不但未能推进,反被连克6个山头,中国军队前出1000余米,为部队后续穿插起了重要作用。


为了赶在印军增援之前速战速决,丁盛将军决定把原定18日的总攻时间提前到16日,并将130师主要兵力集中于河西,先迂回包围断敌退路,同时以穿插分割手段全歼印军。


16日凌晨4点40分,第390团第3营首先向印军正面开火,第1和第2营也同时从06高地出发,沿着05高地东南侧向瓦弄方向穿插。389团渡过察隅河挺进河东地区,388团则沿曲子扎公直取瓦弄。


战斗打响后,参战部队发现,印军地堡徒有其表,根本用不着40火箭筒、75无后坐力炮等直瞄火器的轰击,只需要一到两枚手榴弹就可以将之摧毁。


制图丨地理公社丨杜卓异

瓦弄一带属于典型高山丛林地形,山顶海拔5000余米,谷底只有700余米,落差极大,察隅河纵贯南北,水流湍急,难以徒涉。



战至下午14时30分,390团、388团3营在进攻印军驻守的32号高地时遇到强力阻击。印军在山梁上修了42个地堡,以重机枪和迫击炮构成绵密的交叉火力,将整个山头控制得严严实实。


见此情景,3营9班副班长陈代富操起一支爆破筒冲了上去,成功爬上了母堡的顶部。当他扒开泥土后发现,顶盖上的木条有很大的空隙,于是将爆破筒插入地堡,拉燃后用身体死死抵住,最后在爆炸前一刻滚下地堡。陈代富虽身负重伤,仍然坚持到整个战斗结束才下火线。


下午15时,388团占领瓦弄;18时,390团二营五连进占瓦弄机场及以南地区;389团一连、七连占领了整个河东地区。印军防线全面崩溃,残兵溃散丛林。


瓦弄大捷,印军11旅4个营长,被中国军队击毙一名,抓获两名。15个连长除了被击毙的6名,其余9名全做了俘虏。4个步兵营的16个步兵连,除了锡克营的一个连逃跑外,15个步兵连1200余人全部被歼。


印军单兵技术好,战斗力尚属中等。而营级以上指挥水平不高,是导致一再溃败的重要原因。图为印军指挥官在察看地形。图片丨LIFE


再战德让宗


在瓦弄战役紧张进行的同时,东线的战役也迫在眉睫。


在这之前,中央军委为了加强东线作战兵力,从西宁秘密调动步兵第55师8000人。“高原雄狮”日夜兼程,于11月10日到达棒山口,完成战斗集结。


在色拉山口至一线,印军拥有4个旅共1.2万人,中国军队在达旺地区动用了第55师、第11师及藏字419部队的1.8万人,形成对印军的局部优势。


制图丨地理公社丨杜卓异在色拉山口、德让宗、邦迪拉地区,印军沿公路摆下一字长蛇阵。刘伯承元帅形象地指出印军的部署特点为“铜头、锡尾、背紧、腹松”。



一将抵万军。


张国华运筹帷幄,按照刘帅提出的“打头、切尾、斩腰、剖腹”的战术,调兵遣将,把印军的“一字长蛇阵”拦腰斩断,各个击破。


整个战役的关键是切尾,而要完成切尾则必须实施长距离穿插。


第11师的师长余致泉亲率两个团约1500人,穿越崎岖难行的贝利小道,从印军右翼实施大纵深迂回。


担任穿插任务的战士平均负重35公斤,扛着82迫击炮和日式92步兵炮,6天只吃了一顿热饭。摄影丨蓝志贵  供图丨黄建鹏画廊



11月18日拂晓,经过6天5夜急行军,中国军队行程250余公里,提前50分钟完成迂回和断尾任务。


在整个战役开进期间,虽有四路部队先后与印军打响,但并未判明中国军队的作战意图。


直到17日晚上,第11师切断德让宗、邦迪拉之间的公路时,东部战区前线总指挥考尔中将才恍然大悟:中国军队竟然有这么大的胃口,给印军布下一个南北纵深达150公里的口袋。


18日2时,考尔决定撤逃,但为时已晚,中国军队已完成合围。


战后,考尔中将被勒令永久退役并接受情报部门的调查。图片丨LIFE



18日8时30分,红色信号弹升起。在150公里的战线上,中国军队发起全面进攻。


第55师不愧为“高原雄狮”,仅用一个早晨就拿下了“铜头”色拉山口,防守的62旅溃不成军。


从色拉山口到邦迪拉的印军,在后路被切断,两翼受到攻击的绝境下,纷纷向公路两侧的高山密林中溃逃。


印军建制一旦打乱,整个战线很快土崩瓦解。


1962年11月19日,中国军队在色拉山口-申隔宗一线纵深追击印军。摄影丨蓝志贵  供图丨黄建鹏画廊



21日,第11师第33团第2营推进到伏特山口,展现在官兵们眼前的,是一望无际的阿萨姆平原,印度东北方的大门被骤然打开了。


德让宗之战,中国军队歼灭了印军第62旅、炮兵第4旅,基本上歼灭了第48旅、第65旅、第67旅等部,毙辛格·霍希尔旅长以下2886人,俘2177人。


截止21日晚上,在整个东北边境,已经没有印军成建制的抵抗力量了。


制图丨地理公社丨杜卓异(点击图片看大图)在东线中部地区,山南、林芝军分区部队,分别于11月18、19日开始实施反击,拔除入侵印军据点16处,占领了里米金、梅楚卡、达东等要地。

11月21日零时,中国政府发布停火声明。


从22日零时起,中印边境全线停火。从12月1日起,中国边防部队将从1959年11月7日存在于中印双方之间的实际控制线,后撤20公里。


中国政府的这一声明震惊世界。《泰晤士报》评论说,在人类的历史上,还从未有过胜利的国家,眼看敌人遭到粉碎性失败的时候,完全出于自己的原则作出这样的决定。


优待俘虏是中国军队的传统。1962年12月,德让宗,西藏歌舞团为印军被俘人员表演藏族歌舞。摄影丨蓝志贵  供图丨黄建鹏画廊



章其坤是第11师33团8连的学生兵,当年高中毕业以随军翻译身份在北京入伍,时年仅19岁。


如今,年近80的他仍清晰地记得,离开传统习惯线鹰巢山口那天的情形。


“排长带领全排战士向祖国的大好河山郑重地敬礼,我们向祖国的领空和领土宣誓,我们一定会重回这里!”


1963年1月10日,各参战部队后撤完毕。图为打陇宗普东村全村男女老少欢送解放军。摄影丨蓝志贵  供图丨黄建鹏画廊



硝烟散去,山河依旧。


1962,是一场震惊世界的自卫还击。

西德世界报称:“中国派军队翻越了在不久前连登山队也很难爬上去的高山,使汉尼拔登上阿尔卑斯山都相形见绌。”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评论:“中国人的推进就像用小刀切软和的黄油一样。”


香港《明报》评论解放军主动停火后撤:“史无前例,潇洒之极,漂亮之极。”


康西瓦烈士陵园。战争已成历史,血色尘埃中,江山依旧,多少忠魂傲骨,长眠于此。摄影丨王明玲



驻印英军两次侵藏,不仅给当时的西藏带来了战火与死亡,更给中印边界的未来埋下了不安定的种子。


或许,殖民者的幽灵从未远离。摆脱了英国人统治之后的印度,却几乎完整继承了殖民者的防卫思想。


中印之战,中国不想打,又不得不打;大胜之后,又不追穷寇,只期和平。


如今的中国,已然经历了几十年高速的发展,西方世界也从未放松过对东方的觊觎和压制。


中国,作为周边环境最为复杂的大国之一,幅员辽阔,历史矛盾有之,领土纷争有之,如何处理好地缘战略的矛盾,争取主动地位,保家卫国,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从军报国,此生无悔。摄影丨赵春江



龙象之争

非我所愿


如果说1962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那么今日戍边将士的枕戈待旦则是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关山冷月

隐忍与热血之下

唯有

家国天下


喜马拉雅的雪,片片飘落,亘古无声




创作团队

撰文:k2k2k2

图片:赵嘉

地图:杜卓异

审校:十一郎

头图:克节朗战役丨蓝志贵  


————————

后记

本期有关中印战争的历史影像,来自黄建鹏先生的收藏,他是西藏摄影史的资深研究者。2003年,黄建鹏发现战地记者蓝志贵先生拍摄的中印战争图片小样,敏锐地意识到其重要价值,随后多次飞到成都,向蓝志贵了解每幅作品的情况,并查阅大量史料,弄清了每幅图片的时间、地点、人物及发生的事件,为我们保留下了非常珍贵的中印战争史料。


战地记者蓝志贵在缴获的印军斯图亚特轻型坦克前留影。1962年11月20日,德让宗。供图丨黄建鹏画廊


参考文章:
【1】《印度对华战争》(澳)内维尔 · 马克斯韦尔,生活 · 读书 · 新知三联书店
【2】《中印关系研究50年-多元化的议程和不对称的支点》随新民,《国际论坛》2005年11月
【3】《近代中印中段边界史初探》 房建昌,《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8年第1期
【4】《喜马拉雅的雪》孙晓 / 陈志斌,北岳文艺出版社
【5】《威慑视角下的中印边界争端研究》 刘会军,《南亚研究》2011年第3期
【6】《19世纪前后西藏与拉达克的关系及划界问题》周伟洲,《中国藏学》1991年第1期


延伸阅读

(点击图片进入文章)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